足球资讯

思考:全新的美林时钟周期:G2周期的演化

A.最近市场迎来一波跳水,大概是会议开完了,没有任何增量政策,甚至部分反内卷和刺激消费的措辞还比市场预期的要更保守,这也意味着管理层对当前状况比较满意;管理层希望经济市场化的自然出清,除非出现系统性风险,比如去年1月和9月股市螺旋式下跌、开发商暴雷引发银行坏账危机、今年4月初的关税战、汽车和光伏过度内卷等等,才会出手托一下,其余时间都是让市场自然出清的;

B.“躺平”被视为不思进取的贬义词,但换个角度也可以代表“休养生息”的状态,没有高通胀,没有资产泡沫,一个通缩的世界,也意味着没啥大的系统性风险,古代农业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从上到下都是“躺平”的,只有少数有为君主主动或者不得不去折腾,折腾过后也需要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在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周期没那么漫长,折腾与躺平轮回时间大概10年左右,这就是G2周期;

C.G2周期就是,任何时期内必须有一个主导经济体(集合)进行居民部门加杠杆,对外输出资本与通胀,而其余非主导经济体则反向操作,即居民部门去杠杆,吸纳前者输出的资本以修复资产负债表,吸纳对方输出的通胀以反通缩;当前者的能量耗尽,后者也就修复完毕,G2双方互换角色,这样全球经济才能健康前行,好比人们走路时左右脚配合,一脚释放能量发力前行,另一脚吸收能量等待发力;

D.若G2同时发力,则可能出现70年代那样的大滞涨,若两方一起去杠杆,则30年代的大萧条重现;正因为有过经验教训,才会形成共识,只要不是你死我活的那种冲突,双方都会默契行动;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国央行是这一模式的核心维护者,各国政府会因意识形态或者国民利益而对抗,但美联储几乎从未指责过中国,耶伦即便当了财政部长也对中国相对友好,有望担任美联储主席的贝森特亦是如此;

E.G2周期的跨度大约20年,它由两个美林时钟组成,即G2双方各主导一次居民部门加杠杆带来楼市繁荣消费升级所引发的产能投资周期,比如1998-2008年美国居民部门加杠杆,那么中国为首的其余国家会吸收美国释放的资本以修复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以此反通缩,这是一轮美国主导的美林时钟;2009年美国能量耗尽,中国承担起加杠杆责任,直到2019年完成一轮美林时钟,由此组合成G2周期;

F.20年只是个模糊数字,因为突发事件往往会延长美林时钟的周期长度,最典型的就是2020年发生的新冠疫情,它让中国原本在2019年开始进入的居民部门去杠杆时期,硬生生的拖到2021年才启动,而且2020年为了应对疫情还不得不放了一轮水,所以才有后来的楼市“三条红线”;电商平台和在线教育也是类似,整治早在2019年就铺开了,但疫情反而令线上化加速,这才有后面不得不祭出的雷霆手段;

G.对美国来说,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之后就进入了居民部门去杠杆的休养生息阶段,让中国成为了全球经济的发动机,美国楼市也退出了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让位于不断慢牛的股市;但从2019年起,我们看到关于美国楼市复苏的新闻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头版头条,因为这时候美国进入新一轮居民部门加杠杆的美林时钟;与中国相似,2020年的新冠疫情也扰乱了加杠杆的节奏,导致局部的进退失据;

H.通常而言,美国“两党制”存在比较明确的分工,共和党负责折腾,民主党负责“擦屁股”,共和党执政期间财政会加速恶化,比如里根/老布什/小布什,而民主党执政时期往往会修复,比如克林顿/奥巴马;2016年川普上台后开始折腾,2021年拜登执政就应该“擦屁股”了,但拜登反其道而行之,几乎把后任川普能够使用的加杠杆措施都用上,导致川普进退两难,既想折腾,又要应对前任留下的财政风险;

I.但无论是中国不得不面祭出的雷霆手段,还是美国的进退两难,都不会改变G2周期的实质,那就是中国进入居民部门去杠杆和美国进入居民部门加杠杆的美林时钟,而且由于中国的人口和产能体量之庞大,欧洲日本乃至大多发展中国家都跟随美国进入了加杠杆阶段,方能消化中国需求减少和产能过剩所带来的缺口;这点与2009-2019年间,中国以一己之力两次加杠杆撑起全球需求的情景形成“镜像”;

J.G2周期理论可以引申出很多推论,比如谁作为加杠杆主体,谁就掌握全球经济的主导权,并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突飞猛进;《财富》杂志刚刚公布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这一榜单上中国曾经在2019-2021年“霸榜”,即企业数量超越美国位居第一,这恰好是2009-2019/21年中国居民部门加杠杆的美林时钟末期;2021年是拐点,中国企业因居民部门去杠杆而陷入低增长阶段,美国企业上榜数反超中国;

K.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2021年起美国企业的收入和利润连续4年增长,2025年上榜数达到138家,比中国多出14家;这138家上榜企业的数量占世界500强的27%,其收入占35%,利润更是占45%,其余362家非美企业的平均盈利不到美国企业的一半;我预计这一差距在未来数年将继续波动式扩大,因为当前美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非常健康(楼价上涨却没怎么买房),美联储坐拥全球最大降息空间;

L.所以在2019/21-2030年这十年里,美国将主导全球经济发展,中国则是被动角色,我们不会看到管理层有非常主动的作为,除非出现系统性风险,否则就是默默的休养生息,市场化的产能出清后整合并升级,楼市新闻逐渐淡出媒体的头版头条;国内消费性价比超高,越来越多外国人会到中国旅游和消费,一如2019年我去土耳其(欧洲后花园)旅游,过去300欧的大别墅(三个管家)只需300元人民币;

M.但是,当前美国需要一场“小型危机”来激发美联储激进降息,以释放居民部门庞大的加杠杆能力,类似于2000年科网股泡沫破灭叠加2001年911事件的催化;美联储虽坐拥各国最大降息空间,美国居民虽拥有优质的资产负债表,却都无法释放,因为抵押贷款利率高达7%!美国房屋交易非常低迷,建筑许可证发放量在下滑,此前支撑销售的建筑商开始放弃利率补贴,而是推迟从土地银行购买土地;

N.住宅固定投资是经济中对利率最敏感的部门,7%的抵押贷款利率让美国的经济增长无以为继,房屋销售、开工量、完工量都在下滑;房价从去年的坚挺到现在的横盘,预计不久后将会下跌,因为在2009-2021年间锁定低利率的房主,即便再不愿意换房,也因人口结构和就业状况而不得不搬家了,这导致供应增加,而新房建筑商7月下调房价比例为38%,连续数月提升(4月29%),但他们都找不到买家;

O.但为什么美联储还在“固执己见”呢?鲍威尔的借口是要看清楚关税战的影响再作行动,由于美国零售商普遍囤积了库存,所以4月关税战的冲击波要等到下半年才逐渐呈现;另外,AI革命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出现泡沫化,从而吸引全球资金进入美国股市和债市,科技企业巨大的资本开支投资也会托举经济,还有《大美丽法案》的减税刺激;总而言之,今年即便美联储降息,幅度也将非常有限;

P.我们要等待的是类似于2000-2001年科网股泡沫破灭那样的“小型危机”,从而让美联储可以敞开来降息,让美国居民欢欢喜喜加杠杆——他们的购房欲望被高利率压抑的太久了!也许2027年前后,我们才会看到美联储为应对危机而激进降息,激发居民加杠杆买房,消费升级,叠加“再工业化”的投资需求,带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全球经济复苏共振,中国将在这大背景下实现比较健康的产能去化整合;

Q.我不知道这场小型危机什么时候到来?单凭美国楼市不景房价下跌消费不振就业下滑都不足以诱发危机,只能靠科技板块的自身膨胀与泡沫破灭!当下美国的经济结构与2000年大不一样,当时虽然微软和思科也短暂成为全球最大市值企业,但沃尔玛/通用电气/可口可乐/保洁等传统企业的市值与它们相差无几,今天你再去看一下,M7里面随便一家的市值都已经等于那些传统行业龙头的市值总和了;

R.今天美国科技龙头的收入/利润/员工数/资本开支均远超2000年,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利润榜单中,美国入榜的高科技企业有15家,占全球入榜数近一半,这十五家企业的平均利润为31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中国最牛的华为也只有80亿美元!仅苹果/谷歌/微软/脸书/英伟达就创造了4200亿美元利润,几乎等于三个水电站,其中约一半会被用于来年的资本开支,另一半则用于分红回购;

S.以上长篇论述,想要表明以下逻辑:①2019/21-2030年是美国主导美林时钟,美联储降息和美国居民部门加杠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来源,期间居民部门去杠杆的中国将被动受益于这一进程,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彻底摆脱通缩的关键杠杆;②当下这一进程受阻,美联储无法激进降息,美国居民无法加杠杆买房消费,需要一场内生的“小型危机”来催化,AI科技领域的泡沫膨胀与破灭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