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上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一寸长,一寸强”。 2024-25赛季NBA球员平均身高已达2.01米,超过2米13的球员有39名,而身高不足1米83的仅有12人。
然而,NBA历史上有那么几位球员,他们以低于位置标准的身高创造了传奇,却都因微小的身高差距与“统治联盟”失之交臂。 5厘米,在普通人看来微不足道,在NBA却足以区分巨星与传奇。
阿伦·艾弗森的1米83,已经创造了NBA最矮状元秀、最矮得分王和最矮MVP的历史记录。 他拿下4次得分王和1次MVP,几乎所有与“最矮”相关的纪录都由他保持。
但身高限制了他的进攻效率,他的得分需要高出手次数来维持,防守端更成为球队漏洞。 如果艾弗森能有1米90左右的身高,他的投篮受干扰程度会降低,防守也将不再是被针对的对象。
这样的艾弗森或许早已带领76人队夺冠,而非留下无冕之王的遗憾。
克里斯·保罗作为传统控卫的典范,收获了4次助攻王、6次抢断王和7次最佳防守阵容荣誉。 但他始终与MVP和总冠军这两项最高荣誉无缘。
身高不足使得保罗在季后赛消耗更大,伤病增多,硬解能力在关键时刻显得不足。 2008年与科比的MVP之争中,保罗就因为身高劣势导致的进攻稳定性问题败下阵来。
若保罗能再高5厘米,他在攻防两端都会更加游刃有余,那场MVP争夺战的结果或许会完全不同,斯蒂芬·库里以1米88的身高引领了小球时代,赢得了4座总冠军奖杯和2次MVP,成为历史三分王。 但身高不足使他成为对手在防守端针对的对象。
如果库里拥有1米95左右的身高,他的三分出手受防守影响会更小,防守端也不会被频频针对。 2016年总决赛,骑士队正是利用库里的身高劣势进行针对性进攻。
再高5厘米的库里,可能已经带领勇士实现三连冠,建立王朝。
查尔斯·巴克利以1米98的身高担任大前锋,在长人如林的内线抢下场均25分12篮板的数据,成为史上最矮的篮板王,还从巅峰乔丹手中抢到一座MVP奖杯。
身高不足使他在防守端表现平平,无法真正做到攻防一体。 1993年总决赛,巴克利带领的太阳队最终不敌乔丹的公牛队。如果巴克利能有2米03到2米05的身高,他的防守威慑力将完全不同,或许就能阻止乔丹的首个三连冠,改变NBA的历史进程。
德维恩·韦德被誉为“矮了5厘米的乔丹”,攻防一体,巅峰时期甚至能压制同期科比。 他带领热火夺得2006年总冠军,被誉为“天神下凡”。但1米93的身高在得分后卫位置上仍显不足,加上早期就缺少一对半月板,导致伤病增多,巅峰期相对短暂。
韦德曾表示最羡慕科比的1米98身高。 如果韦德也能拥有这样的身高,他的投篮选择会更多,防守端也会更加强大,获得常规赛MVP也许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现代篮球数据显示,身高超过2米20的球员平均职业生涯仅4.2年,70%存在脊柱侧弯或关节畸形问题。 2米26的波德科尔津曾坦言:“我宁愿少长20厘米,多打十年球。 ”
篮球运动在身高问题上呈现出一个悖论:矮个子球员渴望更高,而过高球员却面临更多健康隐患。 2024-25赛季,NBA身高超过2米13的球员仍有39名,但他们的平均职业生涯寿命远低于身高2米06以下的球员。
5厘米的身高差距,在NBA这个充满天赋的联盟中,成为衡量巨星与传奇的微妙分界线。 它既是艾弗森、保罗、巴克利、库里和韦德职业生涯的遗憾注脚,也是篮球运动永远无法回避的残酷现实。
如果篮球不是现在的篮筐高度,而是稍微低一点,或者比赛节奏有所不同,今天讨论的这5位球星,是否已经统治了他们所在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