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给原本多多少少有点寡淡的生活添了几分热闹。从冒着寒风裹紧外套的路人,到商场里熙熙攘攘的购物大军,再到电商平台上一键下单的“剁手族”,全国上下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全员抗冻模式”。“秋天的衣服还没怎么穿,今年的冬天就来了”“赶紧买个长款羽绒服”,这些调侃声和购物小聊似乎道破了每个人的心声。谁还不是一边往购物车里塞棉衣、暖宝宝,一边对即将到来的冷风瑟瑟发抖呢?
看看北京的商场和线上数据就知道了,这波寒潮根本就是商家的福音。寒潮一来,不仅羽绒服、羊绒大衣成了突围的“销量担当”,连定制棉被也是分分钟被“加码”。从原本的3斤涨到了6斤,就差躺进棉堆里了!就连即热饮水机、暖被机这种看似贵得有点“烧”的小家电,也迎来了翻倍增长,翻得简直怀疑人生。来个神奇的比喻,这次寒潮简直像组了个“涨价”大鹅军团,一声军令,“回天乏力”的销售额分分钟起飞到巅峰!
更有意思的是,和“保暖军团”并驾齐驱的,还有“吃货力量”。火锅这时候自然不会错过出镜的好机会,毕竟冬天配火锅才是仪式感“满格”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不,在线上商城的数据报告里,火锅肉卷销量直接涨了七成,鳕鱼销量翻倍,黑虎虾的成交额也跑出了一骑绝尘的气势。再瞅一眼电火锅的销售数据,它靠“环比增长超14倍”的傲视群雄战绩,昂首挺胸宣布自己是冬天的流量C位。一边抗冻一边吃着热腾腾的火锅,人生不就是这么恣意?
从数据来看,这波寒潮不仅吹冷了空气,还顺便激活了商场的“销售神经”。10月中旬,北京新街口百货的销售额还低迷着,比去年同期下降17%,甚至不如不少外地县城热闹。但随着寒潮一来,整个画风急转,区间销售额暴涨,各类保暖商品早早脱销。这让人不禁感叹,这降温不仅拯救了曾经清冷的专柜,更让大家感叹趋势的力量!
身处北方的小伙伴这一年简直有点“性冷淡”心理,秋装还在柜子里苟且,冬装已经迫不及待登场,总得买点御寒大杀器应急吧?不过,冷暖与否,更多的却是在提醒我们气候变化真没在“开玩笑”。一次次寒潮的造访,其实就是大自然的温柔警告。我们宅在家里,开着暖气吃火锅的同时,也得想想,为什么冷空气仿佛“移民”到了南方,温度说跌就跌,天气说变就变?这背后,不就是气候异常的一个写照么?
天气突然翻脸,映衬出的却是消费市场的敏感与活跃。商家的高枕无忧背后是货品选择的精打细算,消费者也在不断与天气“较劲”中锤炼消费嗅觉。这波寒意虽然挡不住,但一件好羽绒服、一盘热腾腾的猪肉涮火锅,就能燃起我们对生活实实在在的小浪漫。
但转念一想,当寒潮过后,阳光洒满大地时,这突如其来的保暖热潮是不是会重归寂静?那个时候,商场的“销量榜”是否又能从冬季保暖一跃而至春装百花齐放?而我们这些“剁手族”,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这被寒风推着跑的购物车,有几分是刚需,又有几分只是跟风?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