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李敏去南昌看妈妈,见到时,贺子珍问:你有没有江青的照片?
贺子珍与女儿李敏的合影照片
前言
离开苏联之后,原本想安静一下的贺子珍,却发现对毛主席的思念越来越强烈。再加上儿子去世,让她变得有些不太正常。
后来,毛主席和江青的婚事如同晴天霹雳,让贺子珍彻底清醒过来。这时,贺子珍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冲动行为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后果。
领袖曾经问过:那时候你为何坚持要离开呢
1958年,当时住在上海市的贺子珍因为感到非常孤独,最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贺子珍是一位著名的人物,她在历史上的角色和贡献是非常显著的。
上海的朋友们非常挂念贺子珍。因为江西那边有她的老战友,比如杨尚奎、邵式平、刘俊秀这些领导,所以上海方面联系了江西,提到贺子珍希望回江西住一段时间。
听到贺子珍的消息后,江西的老同志们都非常关心,马上给上海的同志回信:“江西欢迎她回来,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住多久,她都会受到很好的招待,我们热烈欢迎她。”
没过多久,贺子珍就被接到江西,在南昌安顿下来。为了照顾好贺子珍,江西省委给她提供了省委副书记级别的待遇,还特意安排了一位厨师、一位司机和一辆小车。
另外,考虑到贺子珍身体不好,江西省委还决定为她安排一名护士,帮助她生活。
在江西,贺子珍住得很开心。每当省委书记杨尚奎和他的夫人水静还有其他的老战友和亲戚来看望她时,贺子珍总会和他们聊上很久。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这有助于贺子珍恢复身心健康。
杨尚奎和他的妻子水静在一起
1959年7月,党中央决定在江西庐山举行八届八中全会。
陶铸和夫人曾志接到通知后,来到庐山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会议期间,陶铸有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南昌拜访老朋友冯白驹。于是,他决定带上夫人一起前往南昌,顺便看望井冈山时期的老朋友贺子珍。
贺子珍一见到曾志就认出了她,并叫出了她的名字。随后,贺子珍还提到了1937年她去西安时,看到过写有曾志名字的行李,但没能见到曾志本人的事情。
曾志心里开始有点疑惑:看来贺子珍并没有传言中那么重病,精神和记忆都正常。于是,曾志感到非常高兴。
曾志听了愣住了,贺子珍问:“你怎么会来南昌啊?”曾志说:“中央在庐山开会议。”
得知中央在庐山开会的消息,贺子珍马上想起了久未见面的毛主席,兴奋地问:“毛主席真的来了吗?”曾志点了点头,确认道。
贺子珍的老照片
那天,曾志和贺子珍聊了好一阵子,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在井冈山那段让人难以忘怀的日子。贺子珍还记得,1929年1月,她们跟着红四军下山,去外面打击敌人的场景。
曾志本来是要留在井冈山的,但在朱德的夫人伍若兰和贺子珍的要求下,毛主席临时通知她随队出发。她来不及交代工作就走了。原来,红四军成立了工农运动委员会,后来改名为农工运动委员会,下面分了很多组,其中一个组是妇女组。红四军的女同志都参加这个组,一起行军吃饭。大家要求曾志当妇女组的组长,于是毛主席就把曾志找来了……
这次聊天,曾志和贺子珍不仅聊到了过去,还聊起了毛主席的近况。曾志发现,每次提到毛主席,贺子珍的眼睛都会亮起来,话也说的很多。
贺子珍的心里依然非常爱毛主席。可以说,毛主席已经深深烙印在她的心里,无法抹去。
快到吃饭时间了,贺子珍邀请曾志一起用餐。餐桌上,曾志和贺子珍相处得很自然,完全没有那种疑神疑鬼的样子,完全不像别人说的那样,贺子珍多疑,吃饭时总要等别人先吃一口才敢动筷子,怕食物里有毒。
贺子珍是一位著名的革命家,她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后来,贺子珍告诉曾志自己常常睡不着,曾志就把她平时用的、效果不错的安眠药留了一些给贺子珍。
当他们分别时,天色已经很暗了。贺子珍服用了曾志给她的药,希望能有个好睡眠。随后,她愉快地将曾志送到了门口。
贺子珍的事情,让曾志感到很难过。回到庐山后,曾志特意去见了毛主席,并对毛主席说:“主席,我下了一趟山……见到子珍了。”
听到贺子珍这个名字,毛主席愣了一下,随即问道:“她现在怎么样?”曾志回答说:“她挺好的,看不出有什么精神方面的问题。”
曾志的话让毛主席想起了和贺子珍过去的美好时光。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胸脯忽然起伏了一下,眼睛变得湿润起来,叹着气说:“唉,我们是十年的夫妻啊……”
毛主席的话让曾志心里感到特别牵挂。但她不好说什么,只能看着毛主席的眼睛,等待他的表态。
毛主席与陶铸、曾志的合照
没过多久,毛主席抬起头,目光转向曾志,小声说道:“我真的很想见到她……”
对于毛主席的态度,曾志非常感动,她立刻附和道:“应该见见。”
曾志也表示同意,毛主席伸出一根手指,小声对他说:“你去找汪东兴,让他来办。”
没过多久,在汪东兴的安排下,水静和朱丹华回到了南昌,把邀请她去庐山游玩的事情告诉了贺子珍。贺子珍听了这话,显得特别高兴。
贺子珍在朱旦华以及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夫人水静的陪同下来到了庐山,住进了隧道口左边的第二栋房子。
后来,水静去了毛主席住的“美庐”,向他汇报说贺子珍已经到了庐山。毛主席问:“贺子珍的身体怎么样?”水静回答:“还行。”
毛主席说:“你和尚奎同志商量一下,这几天你就陪陪她。你必须陪在她身边,别让她外出,一步也不要离开房间。”水静点点头,说:“这没问题。”
毛主席和水静等人正在聊天。
毛主席接着说:“你要好好照顾她,我会尽快安排你们见面,时间可能是明天晚上,到时候我会通知你的。”
第二天,水静接到通知,说晚上9点,乘坐杨尚奎的专车,带着贺子珍去见毛主席。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水静按时把贺子珍送到“美庐”门前,水静和贺子珍推开门走了进去。
随后,一名护卫把水静和贺子珍带到二楼。之后,护卫们离开了,只留下贺子珍独自在那里等候。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从卧室里走了出来。见到神秘的客人,贺子珍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一直在哭,说不出一句话来。
见了贺子珍后,毛主席轻声说道:“咱们见面了,你不说话,老是掉眼泪。以后见不到了,又想说什么。”听了毛主席的话,贺子珍哭得更厉害了。
贺子珍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于是,毛主席只能静静地等着。看到贺子珍的情绪稍微好了一些,毛主席才问:“生活怎么样?身体好些了没有?”
贺子珍看着眼前的毛主席,就像在梦中一样,但她的话却是真切的。她回答说:“我好多了,你的身体虽然比以前胖了些,但看起来没有以前那么有精神了。”
后来,毛主席和贺子珍聊起了她在苏联的经历。看到贺子珍情绪低落,毛主席赶紧打断她,问道:“你为什么一走就是九年没回来呢?”贺子珍叹了口气,说道:“回来又能做什么呢?我已经没有家了。”毛主席接着问:“当初你为什么一定要走呢?”
听了毛主席的话,贺子珍像是一个知道自己错了的孩子,她说:“都是我不对,那时候太不懂事了。”说着,贺子珍又忍不住哽咽了。在哽咽中,她把毛主席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后来,毛主席对贺子珍说:“娇娇有了朋友,你见过吗?同意不同意?”贺子珍说:“我见过了,很满意。他们结婚,你同意了,我也同意。”毛主席说:“那就等这次回京,给他们办婚礼。”
主席
又聊了一会儿,毛主席站起来说:“时间不早了,我们明天再见面,再聊聊。”
不久,毛主席让卫士叫贺子珍出来。当他们走到水静面前时,卫士对她说:“主席请你进去。”
见到水静时,毛主席交代说:“贺子珍现在脑子不大清楚,常常答非所问。她拿走了我的三瓶安眠药,这药很危险,务必注意别让她多吃,最好是能把药找回来。”
说完后,毛主席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然后对水静说:“你要好好照顾她,一定要把她送回南昌。”水静坚定地回答:“主席,请您放心,我一定把药带回来,也一定把贺大姐安全送回南昌。”
第二天,贺子珍接到通知,说毛主席已经下山了,让她不用再等了。于是,水静和贺子珍一起下了庐山,回到了南昌的住处。
这次在庐山的见面,是贺子珍和毛主席分别22年后,他们生前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相见。
贺子珍
在贺子珍的心中,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更忘不了在延安离开时的冲动!
贺子珍说:你的爸爸真不容易啊
1936年6月,怀有身孕的贺子珍跟着党中央和毛主席从瓦窑堡搬到保安。冬天,她在保安的一个窑洞里生下了女儿。
毛主席见到来看望他的老战友贺子珍时,开心地笑着说:“好消息来了,咱们家添了个大胖小子!”
在窑洞里,邓颖超抱起贺子珍和毛主席的女儿,温柔地说:“真是个小宝贝。”从此,大家都开始叫她娇娇。
女儿的到来,并没有让贺子珍感受到成为母亲的喜悦,反而增加了她的忧虑。在她心中,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多为党的事业努力,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贺子珍和毛主席在延安。
在娇娇还没出生时,贺子珍就托保安的乡亲们帮忙找一位奶妈。她想着以后把孩子交给老乡照顾,这样自己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去工作和学习。等娇娇出生四个月后,贺子珍就把她送到了老乡家。
1937年年初,党中央来到了延安。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贺子珍发现自己在文化、政治和理论方面的知识不够,跟不上革命发展的步伐。因此,她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提升自己。
没过多久,贺子珍来到了抗大学习。她穿上军装,戴上军帽,绑好绑腿,心里充满了喜悦。
因为过去的伤没有好彻底,加上学习任务重,贺子珍的身体越来越吃不消,有时候还硬撑着疼痛去学习。没过多久,人们发现她晕倒在了厕所。
贺子珍经过抢救终于苏醒过来,但医生说她患有严重的贫血症,需要好好休息。所以,贺子珍只好退学,在家里休养。
毛泽东与贺子珍
在家休息的日子里,贺子珍和毛主席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后来,他们因为一些小事经常吵架。据说,贺子珍和毛主席之间的裂痕扩大,是因为贺子珍觉得自己不如毛主席,而且事事都要和毛主席比较。
感情出现了一些问题后,贺子珍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她甚至有了离开延安,前往上海取出体内弹片的想法。
贺子珍发现自己再次怀孕后,更加下定决心要离开。因为她每次生孩子都特别辛苦,很想暂时与毛主席分开,好让自己身体轻松一些。
见贺子珍要离开,毛主席极力挽留,甚至流着泪对贺子珍说:“我这个人平时不轻易落泪,但有三种情况例外:一是听到穷苦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二是那些跟我一起工作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三是贵州的时候,听说你受伤了,我非常担心,流下了眼泪。”
贺子珍离开延安的决心非常大,毛主席怎么挽留都没用。她把娇娇交给奶妈照顾后,就离开了延安。
贺子珍
当贺子珍抵达西安时,国内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去上海的计划泡汤了,因为上海那时已被日军占领。不过,她也不愿返回延安,于是选择暂时住在了西安的中共办事处。
贺子珍收到了毛主席让人送来的木箱。里面是她常用的日常用品,还有一些小东西没有带走。木箱里还有一把延安制造的小刀,她常用它来切水果和小食物。
贺子珍从别人的嘴里得知,这把小刀是毛主席临出发前,突然想到并亲自放进去的。但贺子珍没有动摇,她在一块手帕上写下了“从此诀别”,然后交给了来人,让他转交给毛主席。
在西安的几个月里,贺子珍时常怀念着延安的毛主席和女儿,还有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就在贺子珍不知所措的时候,共产国际的代表从苏联经由新疆和西安前往延安。
这件事让贺子珍受到了启发。她听说苏联的医疗技术很先进,决定去新疆找机会前往苏联。她认为,去苏联不仅可以取出体内的弹片,恢复健康,还能在那里学习先进的医疗知识。
没过多久,贺子珍到了新疆,在中共驻新疆的办事处住下,等待前往苏联的航班。在这期间,毛主席又通过别人传话,希望她能回延安。
毛主席曾经在延安工作和生活。
不久之后,办事处收到了来自中央的电报,要求所有在新疆等待飞往苏联的同志返回延安。但是,贺子珍并没有立即离开,她继续留在新疆等待前往苏联的航班。几个月之后,贺子珍才终于登上了飞往苏联的飞机。
贺子珍后来回忆说:“我从不怪毛主席,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错。我当时年纪轻,不懂事。我只是想出去养好身体,然后再学习几年,之后再回来。我还想着为党做点事情,可没想到事情远比我想的复杂得多。”
1938年,贺子珍来到了莫斯科市。
贺子珍还参观了重型机械厂、军事学院、红场、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这一切都让她感到非常神奇。于是,她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贺子珍在信中满怀信心地告诉家人,她已经安全抵达莫斯科,那里的景象让她感到非常兴奋。她坚信,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中国不久也会变得像苏联一样繁荣美丽。她计划在两年的学习时间里,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并且还要好好锻炼身体。
贺子珍待在了俄罗斯
不久后,贺子珍去医院准备取出体内的弹片,医生告诉她,那些嵌在她头部、背部和肺部的弹片已经被骨头、肌肉和肺组织包裹住了,无法也不需要取出来。
没过多久,贺子珍生了一个小男孩,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柳瓦”。之后,贺子珍带着许多水果,去国际儿童院看望毛岸英和毛岸青,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
后来,贺子珍接到了毛主席发来的一封电报,毛主席还让在苏联的同志们多次捎来口信,希望她能回到延安。
贺子珍这时候也想回家了,但她一想到自己的学业,还是决定等课程学完之后再回去。
贺子珍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说她在苏联生了一个男孩,放在婴儿室里,长得跟毛主席一模一样。分娩后奶水不够,孩子是靠一半牛奶、一半米汤喂养的。在这里的学习已经开始,不想半途而废,要等两年后学成再回来。
贺子珍的经历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顺利。不久之后,她的儿子小柳瓦不幸夭折了。还有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毛主席和江青结婚了。
贺子珍在苏联
当同志们安慰她时,贺子珍说:“这件事不能怪他,要怪我。我祝他幸福。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自己独立生活。”
1946年,贺子珍带着娇娇回到国内。但那时的情况,已经无法让她再回到毛主席身边,只好前往上海和哥哥贺敏学一起生活。
1959年,贺子珍终于又一次见到了她日夜挂念的毛主席。但当她从庐山下来后,听说因为江青的原因,第二天没能见到毛主席时,心里又难过又无奈。
后来,贺子珍慢慢接受了现实,但有时仍然显得心神不宁,身体状况也日益下滑。
听说贺子珍生病了,她的女儿李敏就在假期里去了南昌,陪在妈妈身边照顾她。
在和李敏聊天时,贺子珍突然想到自己还没见过江青的样子,便问了一句:“你有江青的照片吗?给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