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调查解职美联储主席可行性,权力博弈引发关注。
当地时间7月13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深入“调查”是否拥有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权力。这一消息瞬间引发金融界与政治领域的广泛关注,一场关于美联储独立性与行政权力边界的讨论再度升温。
哈塞特在采访中坚称,若存在正当理由,特朗普有权采取这一行动。他还特别指出,美联储对华盛顿总部翻修工程超支负有重大责任,该项目预算超支高达7亿美元。哈塞特强调,鲍威尔如何回应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沃特关于翻修项目的质询,很可能成为特朗普政府后续行动的关键依据。
谈及美联储主席这一职位,其在美国金融体系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联储,全称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相当于美国的中央银行,而美联储主席则是这个庞大金融体系的核心人物。美联储主席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货币政策,像决定利率的高低,这可直接影响着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还要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金融市场出现大动荡。根据美国法律规定,美联储主席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批准产生,任期为4年。但与一般行政职务不同的是,美联储主席在任期内受到法律严格保护,其独立性得以保障。总统不能仅仅因为政策分歧就解除美联储主席的职务,只有当出现“玩忽职守、疏忽职责或渎职”等严重情况时,才有可能将其解职。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会轻易受到短期政治利益的干扰,能够从更宏观、长远的角度维护美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鲍威尔于2018年被特朗普提名担任美联储主席,2022年获得连任,其主席任期原定于2026年5月结束,并且他的理事任期会持续至2028年。在此之前,鲍威尔曾明确表态,特朗普作为总统没有解除其职务的合法权限,自己会履职至任期结束。
从舆论反应来看,此次特朗普政府的举动引发多方讨论。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是特朗普政府在货币政策等经济议题上向美联储施压的一种手段。一直以来,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制定上保持相对独立性,而政府与美联储在经济刺激、利率调整等问题上偶有分歧。如今以总部大楼翻修成本为切入点,试图对美联储高层人事进行干预,背后可能蕴含着更为复杂的政治与经济意图。
不过,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弗伦奇·希尔也在同一天明确强调,总统无权撤换美联储主席,国会将继续强化对美联储的监督。这一表态显示出在这一事件上,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存在不同观点,未来事态究竟如何发展,是特朗普政府找到所谓“正当理由”采取行动,还是在法律与各方制衡下放弃,仍有待进一步观察。无论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将对美国金融政策走向以及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权力平衡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