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张献忠铸的「西王赏功」钱?如今成稀世珍品值大钱

2017 年嘉德春拍现场,一枚银质 “西王赏功” 钱以 230 万元落槌,全场哗然。要知道,这枚巴掌大的古钱币,比同时期的普通铜钱重不了多少,却能抵得上一套一线城市的小户型首付。更让人吃惊的是,它的 “兄弟”—— 金质 “西王赏功” 钱,曾在 2011 年拍出过 632.5 万元的天价。这枚由张献忠铸造的钱币,为啥能在四百年后变得如此值钱?今天咱们就扒一扒它背后的故事。

1. 乱世诞生:张献忠为啥要铸 “赏功钱”?

这事得从明末的战乱说起。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带着起义军一路攻破成都,在那里建立了 “大西” 政权,自称 “大西王”。既然当了王,就得有王的排面,除了定官制、理朝政,还得有能彰显权威的 “硬通货”—— 这就是 “西王赏功” 钱的由来。

不过跟咱们平时花的铜钱不一样,这钱压根不是用来流通的。《蜀碧》里记载,张献忠每次打了胜仗,就会拿出金银铜三种 “西王赏功” 钱,赏赐给立功的将领和士兵。说白了,这就是明末的 “军功章”,而且是能直接变现的硬通货。史料里没说具体铸了多少,但从 “赏功” 这俩字就能猜出来,肯定不是批量生产的玩意儿,给的都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功臣。

这里得纠正个常识误区:很多人以为古代赏功都是给黄金白银,其实像 “西王赏功” 这样专门铸钱赏赐的情况极少。一来是铸造成本高,二来是显得更郑重 —— 毕竟上面刻着 “西王赏功” 四个字,拿着它不仅有钱,更有面子,相当于同时得了物质奖励和荣誉认证。

2. 差点绝迹:稀世珍品是 “藏” 出来的?

“西王赏功” 钱之所以能成稀世珍品,关键就一个字:少。而 “少” 的原因,跟张献忠的结局脱不了干系。

清顺治三年,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军射杀,他建立的大西政权瞬间崩塌。清军进城后,不仅屠杀起义军,还下令收缴所有 “西王赏功” 钱,发现一枚毁一枚 —— 在清廷眼里,这钱是 “反贼” 的象征,留着就是祸根。《明史・张献忠传》里就提过 “尽毁贼所铸钱”,可见当时的销毁力度有多大。

更倒霉的是,张献忠生前藏了大量金银财宝,也就是后来传说的 “江口沉银”。2017 年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时,确实出土了不少 “西王赏功” 钱,但数量远没想象中多 —— 总共才 20 多枚,金银铜三种材质都有。考古专家推测,大部分赏功钱要么被清军销毁,要么跟着张献忠的部众流散民间,最后在战乱中遗失了。

民间还有个说法更传奇:当年张献忠的部下带着赏功钱逃亡,为了不被清军发现,要么把钱埋在地下,要么沉到江里,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忘了藏在哪。民国时期,成都有个农民在地里干活时挖出一枚金质赏功钱,卖给当铺得了 500 块大洋,在当时能买两套房。可这样的幸运儿,百年来没几个。

3. 价值密码:为啥一枚钱能值几百万?

现在咱们回到最关心的问题:“西王赏功” 钱为啥这么值钱?其实藏界有个共识:古钱币的价值,看的是 “存世量 + 历史意义 + 品相”,而这钱刚好把三样占全了。

先说说存世量。目前全世界公认的 “西王赏功” 钱,加起来不到 100 枚,其中铜质的最少,只有十几枚。物以稀为贵这话在哪都管用,就像邮票里的 “黑便士”,存世量一少,价格自然往上涨。2021 年上海某拍卖会上,一枚品相一般的铜质赏功钱都拍了 180 万元,要是品相完好的,价格还得翻番。

再看历史意义。这钱是张献忠大西政权唯一的 “官方赏功货币”,也是研究明末农民起义的实物证据。以前史学家研究张献忠,只能靠《蜀碧》《荒书》这些文献,可文献难免有夸张或偏见的地方。而 “西王赏功” 钱不一样,它就摆在那,上面的铸造工艺、文字风格,能直接反映当时的冶金水平和政治文化,这可是 “活的史料”。

还有品相这事儿也很关键。古钱币埋在地下几百年,很容易生锈、破损。江口沉银遗址出土的赏功钱,因为一直泡在江水里,避免了氧化,品相特别好,上面的 “西王赏功” 四个字清晰可见,边缘也没磨损。这样的 “全品” 钱币,在藏家眼里就是 “宝贝中的宝贝”,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4. 现代视角:古钱币里藏着的收藏逻辑

可能有人会问:花几百万买一枚古钱币,值吗?其实从现代收藏市场来看,“西王赏功” 钱不光是藏品,更是一种 “硬资产”。

这些年,古钱币收藏越来越火,但真正值钱的还是像 “西王赏功” 这样的稀有品种。普通的清代铜钱,一枚也就几十块钱,可像赏功钱这样的 “珍品”,价格每年都在涨。有藏家做过统计,过去十年,“西王赏功” 钱的年均涨幅超过 15%,比很多理财产品都靠谱。

更重要的是,这钱还藏着咱们对历史的认知。以前提到张献忠,很多人只知道 “江口沉银” 的传说,可直到赏功钱出土,大家才明白他的政权有多么严密 —— 连赏功都专门铸钱,可见其管理有多规范。现在江口沉银遗址建了博物馆,展出的 “西王赏功” 钱成了镇馆之宝,每天都有游客去看,这就是历史文物的魅力:它能让遥远的历史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不过这里得提醒一句:市面上假的 “西王赏功” 钱特别多。因为值钱,很多造假者用真银真铜仿铸,不懂行的很容易上当。有个藏家就曾花 80 万买了枚假的金质赏功钱,后来经专家鉴定,才发现上面的文字是机器刻的,而真品是手工铸造,字迹有明显的顿挫感。

四百年前,“西王赏功” 钱是张献忠奖励功臣的信物;四百年后,它成了连接古今的历史见证。一枚小小的钱币,既藏着明末的乱世风云,也映照着现在的收藏热潮。

你有没有在老家见过类似的古钱币?要是不小心挖到 “西王赏功” 钱,你会先交给博物馆还是找专家鉴定?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关注我,下期再给大家扒一扒江口沉银里的其他宝贝。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