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战争陷入胶着,俄乌激战逾千三百天,超半数乌克兰民众盼望和平

前言

俄乌这场战事,从2022年2月开始打,到2025年还得持续一阵子,整整三年多的光景了。

原本以为的“闪电战”,结果硬是变成了一场血肉横飞的厮杀,双方都搞得疲惫不堪。

最近传来一个大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终于点头了,愿意以目前的战线为基础,与俄罗斯展开谈判。

其实,这并不是泽连斯基出于自愿,而是被现实折磨得走投无路。美欧几家兄弟已经开始打退堂鼓,兵器援助也大大缩减,前线的士兵都快没弹药了,这样打下去还能坚持多久呢?

战场陷入僵局,和平曙光初现

打了三年多,战场的状况,就是一个字:卡住了。

乌克兰那边,许多城市变成了废墟,经济差点就崩溃了,几百万人流离失所,日子过得那是真难;而俄罗斯,虽然本土没遭到轰炸,但西方的制裁像紧箍咒似的越勒越紧,出口受阻,物价嗖嗖涨,军队的损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等到2025年,俄罗斯觉得机会成熟了,于是五月份,它主动抛出了橄榄枝,建议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坐下来聊聊,而且还说不用设什么先决条件。

这招还挺机灵的,既显示出自己的“真心”,又让美国稍微被搁置一边,结果让乌克兰只好孤身面对这个强大的邻居。

一摆上谈判桌,双方要价差距大得吓人,俄罗斯硬是咬死了几条底线:乌克兰必须保证永远保持中立,不能加入北约;军队规模和武器装备得有限制;最关键的是,要承认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目前归他们管这个事实。

乌克兰的态度也挺铁:一寸土地都不能失,地恢复1991年的边界,甚至还要俄罗斯赔偿损失。这场谈判,从一开场就像打硬仗一样,早就注定了会挺艰难。

欧洲援助疲软,乌克兰陷入孤立

泽连斯基为啥突然“低头”了?不是他愿意的,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后面火烧得正烈,外援也快告罄了。

最要命的是,那些曾经的靠山们个个都变了脸色,欧洲那边,更是露出疲惫不堪的样子。

据德国基尔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到了2025年夏天,欧洲每个月对乌克兰的军援金额,比上半年的水平减少了超过一半。

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这些国家,现在运武器都不像以前那么积极了,整个欧洲都显出点儿“不想再插手”的感觉。

最狠的打击其实来自美国,特朗普一当选,政策就像翻了个身,直接批评之前帮乌克兰是“浪费”,把首要目标变成了“马上停火”,还拼命和普京搞好关系。这样一来,泽连斯基的底气就被狠狠抽空了。

多方方案浮现,但都指向同一个结局

眼见乌克兰快撑不住了,乱七八糟的“和平方案”也跟着冒了出来。

听说美国那边提出了好几个方案:有的是“冻结冲突”,就按现在这条线停火;有的提议设“非军事区”,还明确告诉乌克兰别想着加入北约;还有的更激烈,打算让乌东部获得高度自治。

你细细想想,这些计划虽说花样繁多,但核心都一样:乌克兰啊,你得在土地上受点委屈,那几块州的地盘,恐怕难以收回来,加入北约的事,也得打住了。

事儿就这么不知不觉中发展着,似乎已经越来越接近普京早就标明的那个底线——乌克兰保持中立,根据实际情况划定边界。大国之间的斗争,小国往往就只好被动跟着走,实在是身不由己啊。

土耳其斡旋,谈判取得初步进展

在诸事不顺的情况下,也总算有点儿令人振奋的消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像个热心肠的“调解员”,努力在中间奔走,确实促成了一些实实在在的进展。

到2025年5月,双方交换了200名战俘;到6月初,又进行了一次换人,涉及一些重伤员和年轻的俘虏,总数超过千人。

到了6月底,大家开始聊一些更实际的粮食和能源这块的问题。虽然离彻底解决还差得远,但至少还能坐下来商量,沟通渠道没断,比死磕要强些。

民意转变,乌克兰民众期盼和平

打仗打得越长,受苦最多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乌克兰民意的转变,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道理。

盖洛普的民调显示,到了2025年,想尽快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乌克兰人占比猛增到52%,比一年前的27%还高;反倒愿意拼命打到底的,从63%掉到38%。

老百姓都打累了、打怕了,大家都盼着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这种民心的变迁,也算是让泽连斯基能够下定决心去谈判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有了点民意基础嘛。

冲突根源未解,持久和平仍面临挑战

感觉上啊,和平的希望似乎在微微露头,不过得提醒自己,眼下的谈判很可能只算是“冻结冲突”,就是停火先别动,至于那些根本性的问题——像领土归属、安全保障啥的——还是悬在那里没着落。就像伤口包扎了事,却没把那脓给清干净,迟早还会再发炎。

核心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没变:俄罗斯坚决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觉得那简直是个无法接受的危险;而俄罗斯一旦动手占了土地,反倒让欧洲感觉更不安稳了。

这个难题迟迟解不开,就算暂时停火,也可能像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一样,只是在为下一次冲突埋下伏笔。

对于乌克兰的人民来说,停火就像稍作歇口气,可是真正持久、稳定的和平还远没有到来。这场冲突,归根结底,是大国博弈的悲剧,小国家变成了棋子,老百姓承受了最沉重的痛苦。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