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缅甸克伦邦妙瓦底一带,政府军联合地方力量突袭多个“园区”,带走一批涉诈人员,封存电脑、手机和卫星上网终端。差不多美国有议员把“星链在未经许可地区被滥用”的问题摆上台面,要求企业解释。时间点挤在一起,话题也就收在一处。
先看缅甸这边的事实。此次突袭针对的就是长期盘踞在边境的诈骗园区,现场除了人,还有成箱的网络设备。因为这个,军警先把设备断电,结果整个园区当场瘫了。简评一下,电诈靠网络吃饭,掐网等于掐脖子,先拿设备很关键。
接着看周边。柬埔寨的西港、波贝,老挝和泰国边境一线,警方今年也多次清查,现场同样能看到卫星上网终端。多国警方通报的照片里,都出现了同类白色圆盘天线。简评,同样的设备在不同园区反复出现,说明他们在换路子,不再全靠本地运营商。
另外,外界关注“星链”并非空穴来风。星链终端体积小、安装快、通电就能用,跑在卫星上,绕开地面线路,这些园区就不怕断网。结果就是,封园区的光纤没用,天线一立又能连上。简评,这给执法带来新难点,得换办法。
再说企业端。SpaceX公开说过,不直接向受制裁地区供货,并会封禁异常序列号,还提醒不要转售。问题在这里,设备通过第三方流入灰市,谁在大批量搬运、激活、付费,链条得逐一查清。简评,堵住口子,需要企业、渠道和支付平台一起上。
然后看华盛顿。过去一年,国会一些议员多次致函SpaceX,问星链在乌克兰、加沙、缅甸等敏感地带如何合规管理,要求提交细节。监管部门也盯着“转手销售”和“规避限制”的可能。简评,这不是喊口号,企业需要把流程、黑名单、风控说清楚。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多国在“人”的环节也在加码。韩国、泰国、菲律宾警方近月来多次押回在东南亚落网的电诈嫌疑人,动辄几十上百。中国警方与周边国家的联合行动也在持续推进。简评,人、钱、网要一起抓,只查一个点,园区会很快回血。
为什么园区愿意重金上卫星网?因为稳定、快、不怕被本地掐断,还方便迁移。一套设备能带动一屋子的机器大规模发消息、打电话。简评,对他们来说,这是提升“出活速度”的工具;对警方来说,这是新的堵点。
边境的复杂度也得讲清。缅北到克伦邦这一线,地方武装、黑产团伙、外来资金搅在一起,园区散落在河谷、山口和边贸口岸周边。因为这个,一次行动很难“一锅端”,只能打掉一批、劝返一批、继续盯一批。简评,别指望一夜清空,要有耐心。
受害人的处境同样真实。过去一年,多地警方发布案例,受害人被诱骗入园区后被限制自由、被殴打,手机被统一管理。还有不少人是被熟人带过去的,结果进了套。简评,防人之心要有,陌生高薪、刷单返利、虚假投资这几类要直接绕开。
回到“星链”这件事。它之所以被频繁点名,是因为它把“远”和“封堵”这两道门槛同时拆了。其他品牌的卫星上网设备也在被查获,不能只盯一家。简评,技术本身不背锅,关键在用的人和管的人。
接着说执法进展。缅甸方面的突袭仍在继续,电脑做镜像,服务器备份,账户流水交给多国警方追查。结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顺藤摸到卡商、跑分、境外呼叫中心外包这几环。简评,拔掉“钱路”和“号段”,园区就很难复活。
企业端的压力也在加码。要是证实有大量终端流入园区并被长期激活,SpaceX可能面对出口合规、KYC审核、渠道整顿、批量封号等一串动作。同样,其他卫星互联网、跨境云、短信平台也绕不开自查。简评,谁的工具被滥用,谁就得上手把门。
还有一点别忽视,支付和换汇是电诈的“血管”。多国已在盯虚拟货币场外盘、第三方代收、跨境小额拆单。因为这个,园区现在更依赖稳定的网络去抢时间差。简评,网络一紧、资金一堵、人员一散,园区就失去“效率”。
傍晚,妙瓦底口岸边,一排刚被解救的人坐在地上等登记,手里攥着没电的手机,身上只剩一件背心和一张临时凭证。等人先回了家、设备入了库,下一步谁来把卫星上网这道门真正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