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一边翻着手机一边笑着对我说。
他是2018年退休的企业职工,每月养老金3200元,而他老同学老宋,是某事业单位的退休科长,退休金每月6300元。
最近群里在热议一个话题:
“听说2025年养老金要继续涨了!我们这些企业退休的,是不是终于能追上机关事业单位了?”
老宋笑着说:“我这6300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干了38年才攒出来。”
张大爷却更关心:“那这次我们俩会涨一样多吗?还是你又多我一截?”
这样的对比,在无数退休家庭中都正在发生。
今天丝丝就为大家讲清楚:2025年养老金即将迎来“21连涨”,这次补发和上涨里,企业退休与事业单位退休,能涨得一样多吗?
一、养老金21连涨,已经板上钉钉!
自2005年起,我国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机制,20年来从未间断。
养老金从最初的“几百元”一路涨到如今的“几千元”,这背后是国家对老龄化社会的回应与承诺。
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从640元涨至3200元;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从4900元涨至6300元左右。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社部和财政部再次明确:
将继续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这意味着:
2025年养老金21连涨,已是定局!调整补发进入“政策发布倒计时”!
二、2025年养老金调整流程预测:怎么涨、何时补、谁来执行?
1、国家层面:人社部+ 财政部出台《调整通知》
明确涨幅区间(预计3%左右)
明确调整方式:定额+ 挂钩 + 倾斜
2、地方层面:各省份制定具体执行细则
根据当地财政情况、退休群体结构调整“涨法”
某些省份可能对“中低收入群体”额外倾斜
3、执行发放:由社保机构统一补发到账
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之前完成补发
补发金额从2025年1月起算,按月累计补
三、企退VS 事退:涨幅一样吗?关键区别在这儿!
很多朋友一看自己每月才拿3200元,而别人能拿6000多元,心理自然不平衡。
但这并不代表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就一定“白捡便宜”。
养老金的调整金额,是建立在“原基础养老金”上的。
调整机制中的“挂钩部分”是关键
养老金上涨由三部分组成:
调整方式
涨幅说明
定额调整
每人统一加(比如60元)——公平
挂钩调整
与原养老金、缴费年限相关——差异大
倾斜调整
高龄、困难群体额外加发——有条件限制
结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因为养老金基数高,挂钩部分自然涨得更多。
四、为什么企退涨幅总是“看起来不多”?原因有三
1. 基础养老金水平差距依然大
企退3200元 vs 事退6300元,挂钩调整时计算公式不同。
2. 缴费年限普遍偏短
很多老国企职工早年未建立完整社保记录,实际工龄无法“充分体现”,影响加发额度。
3. 倾斜政策多针对“高龄、困难”人群
而非专门“对企业退休人群单独照顾”。
不过好消息是:
近年来养老金调整中,企业退休人员涨幅比例其实是“相对更高”的。
这意味着,虽然“金额差距仍在”,但国家正在通过“每年多涨一点”,逐步缩小体制内外养老金待遇差距。
五、企业退休的您,关注这3点才能“争取涨得多”
1. 查清缴费年限
长缴多得机制落实得越来越细致,缴费年限直接影响挂钩部分涨幅。
2. 看看自己有没有高龄倾斜资格
不少省份对70岁以上、8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每月额外加发30~300元。
3. 关注当地执行细则发布时间
每个省都不一样,有的在5月底公布方案,有的要拖到6月下旬。
虽然起点不同,但国家正在“逐步拉平”
养老金制度改革正在走向更公平、科学的方向。
企业退休人员涨得没事业单位多,这是结构性的历史遗留;
但从制度设计上看,国家正在通过调整策略持续拉近差距;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未来将成为主旋律。
我是丝丝,深耕养老金研究10多年,每一篇文章都只为把政策讲清楚、讲明白,让你看完就能用上。
如果你是企业退休人员,或者你身边有还在疑惑的叔叔阿姨,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让他知道“涨少不代表吃亏”,一切都在渐渐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