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美军高官坦言:常规战争8天后或被迫核反击

美军弹药库见底,核武器竟成“最后选项”?五角大楼前顾问麦格雷戈的“8天警告”像一颗炸弹,瞬间撕开美国军事霸权的华丽外衣。当“爱国者”导弹在乌克兰战场沦为俄军靶子,当红海上百万美元的导弹追着几千美元的无人机跑,当西太平洋的弹药储备被中东冲突掏空——这个超级大国的战争机器,究竟还能轰鸣多久?

俄乌战场像个无底洞。155毫米炮弹的消耗速度让美军后勤官头皮发麻——乌克兰人8周打光美国全年产量,逼得五角大楼连以色列仓库里30万发“老本”都搬了出来。更讽刺的是,俄罗斯兵工厂明年能造450万发炮弹,而美国咬着牙也只能挤出50万发。沙利文那句“库存低得不安”背后,是生产线工人三班倒也追不上的绝望。

红海的戏码更荒诞。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成本不过一辆二手皮卡,美军却不得不用价值一套房的“标准-6”导弹拦截。五角大楼账本上,每击落一架无人机就等于往海里扔了300万美元。更肉疼的是,为压制胡塞,美军把留给中国“备胎”的JASSM隐形导弹都砸了出去——这玩意儿年产量还不够塞牙缝。

中东的火药桶也没闲着。伊朗导弹突袭美军基地那晚,几十枚“爱国者”拦截弹在卡塔尔夜空烧出4亿美元“烟花秀”。智库兵推数据显示:若中美爆发冲突,美军弹药撑不过8天。可麦格雷戈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美国还在往以色列运弹药,数量单位是“万”。

军工复合体的流水线早已不堪重负。洛马公司生产“爱国者-3”像挤牙膏,今年破天荒能造600枚,单价够买两架F-35教练机。雷神公司的导弹车间更寒酸,年产量刚过三位数,还得伺候全球十几个“VIP客户”。拜登政府2026年预算里导弹采购量暴涨四倍,可车间老师傅苦笑:“机器预热都要半年!”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当年罗马军团四处征讨,最后连青铜剑都凑不齐;大英帝国舰队横行四海,终被战争国债压垮脊梁。如今美国军火库的警报声,听起来像极了帝国黄昏的倒计时。

当“核武器”从威慑工具变成作战计划里的常规选项,麦格雷戈的警告已不仅是军事问题。全球16个冲突热点同时抽血,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这么折腾。或许五角大楼该把征兵广告词改成:“加入美军吧,我们只剩8天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