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九一八速败奇耻大辱,军民一体围困鬼子883天,血的教训创抗战唯

中华大地上,面对来自东方岛国的铁蹄践踏,民族的命运一度走到了十字路口。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书写了截然不同的结局:一边是国土在数月间迅速沦丧,另一边则是在重重围困中坚守长达883天,最终将侵略者驱逐。

本文将深入探究这两种策略的后果,揭示为何“不抵抗”政策导致了奇耻大辱,而“军民一体”的坚守却创造了抗战史上仅此一例的奇迹。

纸老虎的教训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非一时兴起。早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以及1904年在东北发动的日俄战争,日本便一步步扩大其势力范围。

在东北地区,他们甚至形成了“国中之国”的特殊存在,为日后的全面侵略埋下了伏笔。

1928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当时的东北军阀张作霖,这更被视为后来大规模侵华行动的提前预演。

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柳条湖附近一声巨响,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小段。随后,他们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事变当夜,日军进击北大营的兵力大约只有800人。然而,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却有约7000名将士。

尽管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却如同枷锁。北大营的将官多次请示参谋长荣臻,得到的命令却是“不许抵抗”,甚至要求“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如此荒谬的指令,直接导致了东北军的巨大牺牲和溃不成军。仅仅6个小时,北大营就已陷落。8个小时后,整个沈阳城彻底落入敌手。

此后,日军势如破竹。1931年9月19日早上,沈阳城被占领,同日长春也告失守。1932年1月2日,锦州被攻陷。

同年2月5日,哈尔滨也未能幸免。短短4个多月时间,整个东北12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全境沦陷。

日本迅速在中国东北扶植起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长达14年的奴役与殖民统治。这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的正式拉开。

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本应一致对外的枪口对准了国内。从1930年到1933年,国民党连续出动大军“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

日本军国主义正是看透了中国内乱不止的国情,摸清了国民政府的“脉门”,这才加速了其侵华进程。

当时,部分民众和国民党当局,一度天真地寄希望于所谓的“国际公理”,幻想欧美列强能够主持正义,介入调停。

然而,列强们出于各自的私心和算盘,对日本的侵略行径普遍采取了绥靖政策。国际联盟派出的李顿调查团,在日方蛮横干预和西方列强的绥靖下,最终也仅仅出具了一份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没有任何强制性措施,反而进一步助长了日本的嚣张气焰和侵略野心。正如国联调查团后来感慨的那样:“设若一个国家自己不能自救,单靠别人去为你火中取栗是不可能的。”

麻痹大意、缺乏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是当时当局的致命弱点。他们误认为日本不会妄开战端,更不相信日本会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总幻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然而,历史无情地证明了,和平绝不是靠委曲求全就能换来的。以无原则的妥协求和平,最终只会导致和平的丧失。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侵略中,大半个中国被日军的铁蹄践踏,930余座城市沦陷,3500多万同胞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同时,大量的中国资源被掠夺,例如钢铁被掠走了3350万吨,煤炭更是高达5.86亿吨。这是一段烙印着血与泪的民族伤疤。

沁源:铁壁铜墙

与“九一八事变”的速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山西省沁源县发生的一场长达883天的特殊战役,它展现了军民团结的磅礴力量。

时间来到1942年10月,日军集结了2万余人的庞大兵力,大举进犯岳北地区,企图在这里建立所谓的“山岳剿共实验区”。

日军的险恶用心在于,沁源县正处于我方太岳根据地和太行根据地的中间位置。占据沁源,就相当于刺穿了抗日根据地的心脏。

一旦日军成功在此立足,他们便会以此为跳板,进一步扩大侵略,向陕北延安一带进犯。

面对严峻形势,我军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在太岳党委区经过反复商讨之后,决定采取一项长期围困敌人的作战方案。

这项方案的核心,便是必须动员当地百姓的全面配合。唯有军民一心,方能与敌人进行持久的周旋。

随即,我方决定发动百姓,加入这场旷日持久的围困战。除了部队的正面牵制,还要展开一系列的游击战、地雷战和麻雀战,将敌人牢牢困死在这一区域。

刘伯承、邓小平等人对这一作战方案给予了批准。1942年11月11日,针对日军的长期围困战术正式拉开序幕。

11月18日,围剿斗争指挥部成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首要任务是切断敌军的一切粮食来源。

当地村民们积极响应,将家中一部分粮食自留口粮,其余则全部秘密藏匿起来。有的把粮食藏在磨盘下面,有的则深挖土坑进行掩埋,不留一丝痕迹。

同时,我方组织起百姓游击队,在敌人据点周围进行持续干扰。鉴于敌我火力悬殊,我方奉行“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的原则,绝不与敌人硬碰硬。

当时,日军的枪支弹药比我方充足得多,硬碰硬只会带来巨大风险和损失。而且,大部分百姓并没有使用过枪械的经验。

我党始终将人民的生命放在首位,绝不会轻易拿百姓的生命去冒险。游击队的主要目的,在于消耗敌人的弹药,削弱其士气。

围困战的第三项关键任务,也是最艰巨的一项:在一个星期之内,将村子里作战区十里以内的16000余名村民,全部转移到附近的山沟深处。

此举一是为了保护百姓生命安全,二则让日军找不到当地居民,从而无法获取粮食补给。然而,动员16000余人离开世代生活的土地,绝非易事。

尤其是那些年迈的老人,以及一些妇女,他们普遍有着浓厚的恋家情结,对搬离故土感到不舍。这是一项极为艰巨和困难的任务。

为了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我党人员加大了对村民的思想教育工作。共产党员们深知,要让百姓从内心深处同意转移,就必须从思想上进行根本性转变。

他们积极向百姓们传播大量的革命事迹,讲述抗战的意义和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同时,党的工作人员经常来到村民家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他们促膝长谈,进行深入的思想沟通。

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党赢得了百姓内心的认可。大家心甘情愿地为这场战役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我方成功完成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转移任务。

深山里的生存战

在决死第一旅第三十八团团长蔡爱卿和中共沁源县委书记刘开基的带领下,16000多名百姓顺利转移到了附近的山沟里。然而,新的难题随之而来。

如此庞大的人口,居住问题立即凸显。许多百姓不得不与山上的原住民挤在一起,有时甚至100多人挤在一个简陋的屋子里。

但山里的住所毕竟有限,根本无法容纳如此众多的转移人口。许多人没有房间可住,只能在山上随便找个地方安顿下来。

夜晚,山上的气候寒冷异常,尤其当时气温一天比一天低,眼看就要进入冬季。为了百姓们的身体健康考虑,蔡爱卿和刘开基当机立断。

他们带领着百姓们,在山上开凿修建窑洞。为了让所有人都能有一个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大家每天都团结一心,辛勤劳作,没有一人在这个关键时刻偷懒懈怠。

蔡爱卿的心中一直悬着一块大石,他总是担心在冬季的第一场雪降临之前,这些窑洞无法全部建成,那样百姓们就得在外面挨冻,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

然而,在军民的不懈努力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竟然修建了5000多个窑洞。这下子,所有转移的百姓终于都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处。

看到百姓们如此积极配合、团结一致,蔡爱卿和刘开基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感动和欣慰。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百姓的内心开始出现了一些动摇。

深山里的日子异常艰苦,更重要的是,长久离家让他们难免思念自己的故土。就在此时,日军又乘机而入,试图瓦解军民的斗志。

他们派了几个伪军在山头喊话,高声宣称日军并不会伤害百姓,还非常欢迎百姓们回到家乡。他们声称,日军一向秉持着“对人民有爱”的原则,致力于建造所谓的“东亚和谐共荣圈”。

听到日军的虚伪言辞,本就思念家乡的百姓们,此刻回家的念头更加强烈。这场围困战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察觉到百姓内心的这种想法时,蔡爱卿便又一次加强了思想教育工作。

他明确告诉百姓们,那些只不过是日军欺骗他们的卑劣手段,利用他们想家的心理。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就是为了引诱大家下山,破坏我方围困战术。

蔡爱卿掷地有声地强调,如果大家真的在这个时候回去,那无疑就是掉进了敌人的圈套中。百姓们听闻此言,又回想起日军曾经对同胞们造成的那些惨无人道的伤害。

他们的内心意志再次坚定。最终,百姓们没有掉进日军的这场阴谋中,毅然决然地选择继续待在山上,没有一个人下山回家。

这场风波也慢慢平静下来,然而这场战役中的困难远不止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们带上山的粮食也慢慢见了底。

这个时候,他们便在山上四处挖野菜充饥,甚至开始啃食树皮。山上周围的树林,每棵树都变得光秃秃的,令人触目惊心。

看到这一幕,蔡爱卿和刘开基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身边的战马身上。两人瞬间做出决定,准备将面前这匹战马杀死,分给百姓们充饥。

战马在战场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百姓们都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坚决不同意将战马杀死。就在蔡爱卿和刘开基要动手的那一刻,百姓们当即纷纷跪在了地上,苦苦哀求。

“这可是战马呀,不能杀!”“杀了之后还怎么带兵打仗呀?”“真的使不得!”百姓们央求着,眼眶里浸满了热泪。看到百姓们一个个长跪不起,蔡爱卿和刘开基两人面面相觑,最终将战马留下了。

1942年12月,陈赓将军根据上级指示,来到了山上勘察民情。当他亲眼看到眼前的百姓们正在吃野菜、啃树皮,甚至有的在啃石头、喝泉水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虽然在此之前,他也曾听说过百姓们各种艰苦的状态,但当这种景象确确实实呈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此后,陈赓立即从部队拿出7800多石粮食,分发给山上的百姓。这下,百姓们又有了口粮。百姓们也开始自发地组织起了节约粮食的运动,每天节约下一些口粮,就能多维持一段时间。

然而,尽管粮食看上去很多,但人口毕竟也不少。没过多久,粮食就又出现了匮乏的状态,生存的压力再次袭来。

夜幕下的猫鼠游戏

直到有一天,蔡爱卿和刘开基发现一位百姓正在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其他人。当时口粮已经极为匮乏,两人不禁疑惑,这位百姓为何还能有这么一大袋粮食?

本着内心的疑问,两人便向他询问了原因。令他们意外的是,这位百姓竟然是在晚上趁着日军睡着的时候,偷偷跑进自己家中,将自己之前藏起来的粮食悄悄拿了回来。

其他百姓听到这里,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纷纷想要去效仿。蔡爱卿和刘开基两人也同样认为,对于现在这种极端匮乏的状态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于是,他们便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准备趁着日军熟睡的时候,组织百姓们偷偷回家拿上自家的粮食,之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山上来。

百姓们借着夜色的掩护,小心翼翼地回到各自家中。他们动作极为轻巧,生怕惊扰到睡梦中的日军,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拿走粮食。

因为村子里有些房子是空出来的,日军虽然驻扎在这里,但并非每栋房子里都住着他们的人。有些百姓的家被日军占领着,他们便会来到其他的乡亲家里,寻找粮食。

在他们找到粮食之后,便会在之前拿走粮食的地方,藏上一张欠条,以便于日后归还,展现了中华民族诚信的品格。

然而,这样的次数多了,日军也很快察觉到了不对劲儿,于是他们便提高了警惕,加派了巡逻和设伏。

有一次夜里,百姓们有组织地偷偷下山。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进了村子里,动作极为轻巧,生怕惊扰到睡梦中的日军。

然而,没想到这一次,日军们并没有睡着,而是在这里悄悄地等待着我方的到来。当他们观察到我方已经进入村子里,便马上朝我方开枪,发动了伏击。

听到枪声以后,蔡爱卿和刘开基马上派兵保护百姓撤离。在此之后,我方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重新寻找新的突破口。

我军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准备在白天和前半夜派出一支部队,来扰乱敌军作息。这样就会大大减少日军的休息时间,以至于在后半夜疲倦不堪而入睡。

这一方针得到了显著的效果。日军的休息时间被严重压缩,疲惫不堪。之后每当到了后半夜,百姓们就能够明目张胆地来到村子里。

他们不仅将自己的粮食拿走,还趁机偷偷拿走了日军的一些军粮,以及一些平时用的物品。只要是可以拿得动的,装得下的,大家都往身上塞,最大程度地补充供给。

日子久了以后,日军那边慢慢地没有了军粮。这使得他们心急如焚,气急败坏。眼前的这种发展状态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日军认为如果再这样下去,到时候他们肯定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胜利的号角

不过,日军这种心急如焚、气急败坏的状态,正是我方所希望看到的。看到这个场景,我方百姓的心情日益高涨,斗志昂扬。

这一刻,大家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这段时间所尝受的那些疾苦,在这一刻即将变为甘甜的露水,滋养着每个人的心田。

在农民游击队的持续打击和缺衣少粮的困境下,日军实在忍受不住煎熬。1943年1月,他们被迫撤退了阎寨、中峪等外围据点。

日军的这一撤退,让我方更加拥有了胜利的信心。我方明白,在这胜利的最后一刻,要站稳阵脚,绝不能在此刻过早兴奋,掉以轻心。

1944年春天,日军再次被迫撤退,退守到了城外的一处草坡窑洞中。这样的僵持状态,一直持续到1945年初。

到1945年3月,据我方观察,现在正是围攻敌人的最好时机。于是,在3月11日,我方便对日军发起了最后的总攻。

此时,参战的民兵达到4000余人。我方想尽一切办法围困日军,削弱他们的战斗力。其实,在这段时间内,敌军的内心防线早就彻底崩塌了。

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在战术上,他们都已远输我军。在我军的重重包围中,此次敌军死伤300余人,最终仓皇而逃,丢盔弃甲。

经过了883天的艰苦努力,我方最终在沁源这场围困战中取得了应有的胜利!在沁源这场战役中,我方与敌人先后作战一共2700多次。

最终共歼灭敌人4400多人,还有200多名日伪军成为了我方的俘虏。这是一场军民同心,以弱胜强的典范之战。

笔者以为

沁源战役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军民一体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需要百姓们与共产党团结一心,紧密配合。

在这场战役中,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对于百姓和战士们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然而,这场战役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离不开共产党的深得民心。

这使得百姓们心甘情愿地听从共产党的指挥,因为百姓们明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与“九一八事变”中国民政府的漠视人民生命、一味退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是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这是沁源战役给出的最好诠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回望“九一八”的屈辱,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树立历史思维,汲取历史教训,获得历史智慧,更好地面向未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的教训。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91年前的旧中国。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国人民有骨气、有信心、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挫败一切觊觎者的图谋,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我们应铭记那段血与泪烙刻的伤疤,前进的路上依然荆棘坎坷。知耻而后勇,让警钟长鸣心中,这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