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美国扬起关税大棒,越南终究跪了:下一个跪的或是韩国?

终于还是跪了。

2025年7月2日,一则消息让全球贸易圈为之震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原定于7月9日生效的46%高关税被暂时叫停。

这场持续数月的博弈,最终以越南的妥协收场。协议内容很快被《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主流媒体披露:美国对越南出口商品征收20%关税,对经越南转口的中国商品加征40%惩罚性关税,同时越南取消对美国商品的所有关税。

这一协议是在美国施压下达成的。

这场协议的达成,原本是美越两国长达数月的博弈。

美国以“对等关税”为由,试图减少对越贸易逆差——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达1230亿美元,占美国全球贸易逆差的近十分之一。越南则面临两难:若接受46%的高关税,其出口导向型经济可能遭受重创;若拒绝妥协,又可能失去美国这个最大出口市场。

最终,越南选择部分让步:将出口关税从平均10%提升至20%,并承诺建立“中国商品转口监测系统”,确保转口商品满足本地增值率或编码变更要求。

作为交换,美国部分承认了越南的“市场经济地位”,并暂停了原定的高关税措施。

协议对越南的冲击,首先体现在出口行业。

以纺织服装业为例,越南60%以上的对美出口为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的代工产品。20%的关税直接推高成本,据CNBC报道,耐克股价在协议公布后单日下跌14.44%,市场担忧其越南产能可能转移至印度或墨西哥。

电子制造业同样面临压力,三星越南工厂占全球手机产能的30%,苹果也计划将65%的AirPods产能迁出越南。

更严峻的是转口贸易,中国通过越南出口的钢材、家具等商品,因40%的惩罚性关税可能失去价格优势,部分低附加值工厂已开始撤离越南。

本地企业的处境同样艰难。

美国农产品免税进入越南后,越南大米对美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18%,农业从业者面临更大压力。

汽车领域更为明显,美国大型发动机汽车以零关税进入,可能挤压现代、起亚等韩国品牌在越市场份额。

亚洲开发银行在2025年4月的报告中指出,越南经济增长目标原为8%,但新关税可能拖累出口,实际增速或降至6.6%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并非完全被动,越南主动牺牲了一部分中国利益。

据Reuters报道,2025年4月10日,美国暂停实施高关税后,越南政府迅速同意启动贸易谈判,并在随后的多轮会谈中寻求进展,特别是在7月9日截止日期临近的情况下。越南总理范明政在2025年6月25日表示,希望在截止日期前达成协议,显示出高层对稳定经济的迫切。

协议签订后,越南工贸部迅速推出“供应链多元化计划”,计划未来三年将对中国中间品的依赖从70%降至50%,并加大对东盟、欧盟的市场开拓。这种调整虽需时间,却也反映出弱国在贸易战中的生存智慧:通过短期妥协换取长期转型空间---本质是加大对美依赖。

放眼全球,美国的“关税大棒”仍在挥舞,下一个跪下的是谁?

根据The Motley Fool的数据,2024年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逆差包括中国(2950亿美元)、墨西哥(1720亿美元)、越南(1230亿美元)、爱尔兰(870亿美元)和德国(850亿美元)。越南协议后,剩余国家中贸易顺差较大的韩国(2023年顺差444亿美元)和日本(2025年4月美国逆差58亿美元)成为重点(The Motley Fool)。 这其中,越南协议后,韩国成为最可能“让步”的国家——韩国是美国第七大贸易伙伴,出口产品包括汽车、电子和化工品。Reuters报道显示,2025年4月美国与韩国举行了“非常成功的”贸易会谈,韩国贸易部长亲自赴美谈判,显示其希望在7月9日前达成协议以避免更高关税。Statista数据表明,韩国对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谈判中可能面临类似越南的压力。 日本经济体量较大,谈判可能更复杂,且作为G7成员,其让步空间可能有限。墨西哥受USMCA约束,贸易关系已较为稳定,但美国可能仍会推动进一步开放市场韩国很大概率会做出跟越南一样的选择。半导体占韩国对美顺差的92%,美国可能要求其扩大美制设备采购或开放市场。此外,美国还可能施压韩国采购更多液化天然气(LNG),以换取关税减免。这种“以市场换政策”的模式,与越南的妥协逻辑如出一辙。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