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固态电池破局,低空经济起飞,赣锋锂业的三连板启示录

固态电池破局,低空经济起飞,赣锋锂业的三连板启示录

三个交易日。超过20%的涨幅。成交额突破80亿元。这是赣锋锂业在2025年10月初交出的成绩单。股价强势涨停。收盘价定格在66.97元。市场为之震动。

什么在驱动这轮行情?答案藏在两份公告里。固态电池全产业链闭环。低空经济电源订单落地。这两个关键词。点燃了市场。

技术护城河,不止于锂

赣锋锂业早已不是简单的锂盐生产商。它构建了一条护城河。从矿产到电解质原材料。再到电解质、负极、电芯。最后到电池系统。全链条自主研发。这是行业内少有的闭环。

核心在于固态电池。公司已推出飞行系列电源。能量密度惊人。覆盖320Wh/kg至550Wh/kg。循环寿命最高达1000圈。并且通过车规标准认证。这不仅是数据。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化能力。对比同行。赣锋锂业550Wh/kg的能量密度。显著高于孚能科技计划2026年量产的500Wh/kg产品。也远超欣旺达的360Wh/kg。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溢价。

低空经济,万亿赛道启航

产品有了。市场在哪?低空经济给出了答案。一个万亿级市场正在打开。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其中eVTOL对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迫切。华金证券测算。2030年低空经济电池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至2000亿元。固态电池将占据核心份额。

赣锋锂业已经卡位。与知名无人机、eVTOL企业达成合作。这意味着什么?公司的电源产品。不再是实验室的样品。而是获得了市场订单的认可。这是质变。

资金用脚投票,机构坚决做多

市场资金的态度很明确。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高达5.21亿元。买入金额5.98亿元。卖出仅7658万元。机构买入意愿坚决。深股通席位同样活跃。净买入1.6亿元。北向资金与机构共同做多。

这不是游资的短期炒作。是机构资金基于基本面预期的战略性布局。整体来看。上榜营业部合计净买入7.83亿元。多头力量占据绝对优势。资金结构说明一切。

基本面:寒冬中的韧性

当然。不能忽视业绩的压力。2025年上半年。赣锋锂业营收83.76亿元。同比下降12.65%。归母净亏损5.31亿元。但较去年同期减亏30.13%。一个关键细节。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13亿元。亏损规模达到去年同期的5.7倍。这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仍在承压。

这是整个锂行业的缩影。碳酸锂价格从历史高位60万元/吨回落至10万元/吨以下。行业整体陷入亏损边缘。但赣锋锂业表现出相对韧性。得益于资源自给率和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公司预计2025年锂资源自给率将超过50%。阿根廷Cauchari-Olaroz盐湖和马里Goulamina锂辉石矿将带来显著成本优势。这是过冬的资本。

未来:机遇与风险并存

东吴证券发布了研报。维持“买入”评级。但下调了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3/15.5/2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258%/+51%。对应的PE分别为182倍、51倍、34倍。这个估值。尤其2025年的182倍市盈率。显然包含了极高的增长预期。

风险是现实的。短期偿债压力较大。截至2024年末。公司流动负债总额高达316.7亿元。而货币资金仅为59.44亿元。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可能低于预期。虽然技术突破。但大规模量产仍需时间验证。锂价虽从低点回升。但供需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逆转。

启示录

赣锋锂业的爆发。核心逻辑是战略转型。从传统锂盐生产商。向“技术驱动型”企业蜕变。

这不仅仅是锂。是电池技术的革命。是低空经济的风口。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升级的缩影。

股价的波动。是表象。真正的价值。在于技术壁垒的构建。和场景落地能力的提升。

未来如何?看量产进度。看订单转化效率。路还长。但方向已经清晰。

#国庆健康充电计划#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