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是敢踏进加拿大一步,我们就抓! 加拿大总理卡尼对着镜头说出这句话时,内塔尼亚胡估计怎么也想不到,昔日的盟友会成为第一个准备给他戴上手铐的西方国家。
这已经不是什么外交辞令或隔空喊话了。就在卡尼发话前的24小时内,加拿大议会火速通过了一项新法案,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只要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还在,联邦警察就必须在24小时内执行,就算内阁想用外交豁免捞人,门都没有。这扇门,算是被加拿大自己人给焊死了。
国际刑事法院的那纸逮捕令,原本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谴责。可现在,情况完全变了。裁决书里那些细节,现在读起来依旧让人不寒而栗。比如,在2023年10月到2024年5月之间,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直接让那片小地方九成的人口面临饥荒。医生们甚至不得不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给孩子们做截肢手术。这种被定义为系统性剥夺生存权的行为,是危害人类罪的核心指控。
加拿大的表态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截至2025年10月,波兰、英国、澳大利亚等37个欧洲缔约国都公开跟进,表示会执行逮捕令。欧盟理事会甚至在悄悄搞一套统一执行技术指南,计划在各成员国的机场、港口部署人脸识别系统,专门逮那些被通缉的大人物。
这意味着,内塔尼亚胡的出国访问路线图,现在得绕着全球124个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走,这几乎包括了整个欧盟、北美和大洋洲的主要国家。2025年的G20峰会,以色列代表团只能由总统赫尔佐格带队,场面多少有些尴尬。据说内塔尼亚胡的专机为了避开欧洲领空,不得不绕了一大圈,从非洲南部飞过。这种待遇,恐怕是他从未想过的。
外面的天罗地网越收越紧,家里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因为收了价值几十万美元的雪茄和珠宝,他每周都得去特拉维夫的法院坐上六个小时,接受冗长的问询。根据最新的民调,他的支持率已经从冲突初期的68%一路下滑到了42%,创下了他执政生涯的最低点。更要命的是,超过1.2万名以色列国防军预备役人员签署了公开信,直接喊话要求他辞职,作为实现停火的条件。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不是最重的,但一定是最戳人心的。2025年10月17日,加沙宰通社区一辆插着白旗的家庭轿车,在缓冲区被以军坦克炮击的视频传遍了全球。车上9人死亡,其中6个是不到12岁的孩子。行车记录仪显示,车子在遇袭前已经减速到龟速,车里没有任何武器。这起事件最终引发了全球超过150个城市的抗议,联合国安理会也罕见地以14票赞成,要求进行独立调查。
面对如此困局,内塔尼亚胡选择了最强硬的回应。2025年10月20日,他发表电视讲话,不仅宣布要竞选连任,还发誓要彻底消灭哈马斯。他甚至还提到了自己哥哥在恩德培行动中的牺牲,试图唤起民众的支持。
只可惜,这套安全牌似乎不再灵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公开拒绝了特朗普的赦免提议,强调司法独立不容干涉。连国防部长卡茨也与他公开唱起了反调,主张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强硬姿态,现在看来,反而成了套在自己脖子上最沉重的那块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