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香港客户的白云站车位经 十个连购背后的价值逻辑
那天下午两点,白云站停车场的光线刚好打在防滑层上。香港客户蹲下身,指尖划过地面——这个动作让我突然意识到,专业投资者判断价值的方式,从来不需要销售话术。
她开口就要十个连位时,我还在心里准备着动线分析。结果人家只问了两个问题:产权是否清晰,能否做整体管理。蹲下摸地面是在检查施工质量,抬头时已经做完决策。
香港车位均价70万这个数字抛出来时,整个停车场的定价逻辑在我脑中重组。白云站车位16.8万的标价突然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维度——这不只是价格差,更是资产估值体系的碰撞。
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在她眼里都是价值点:
• 防滑层厚度决定维护周期
• 立柱间距影响停车效率
• 摄像头覆盖范围关联管理成本
她最后说了句:“香港人买车位看三样——位置、流转率、管理成本。你们这里,三项都超标。”原来我们日常推荐的“近电梯位”“好进出”只是消费级认知,而资产级判断看的是完全不同的指标。
现在每天经过那片车位,都会想起她蹲下检查的身影。好资产自己会说话,但只有准备好的人才能听懂。下次遇到带着卷尺的客户,或许该先问他:您需要连片查看吗?
这个时代最有趣的交易,往往发生在不同认知体系的交界处。